康健不慌不忙地挨到那人身边,用蒙古族话试探:“做啥买卖?”
那人比康健高整整一个头,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这个“乡下老头”,反问道:“你要什么?”
康健眯着眼睛,咂巴了几下嘴唇,吐出一个字:“票!”他已听出,对方是汉族人,只不过穿了一身蒙古服,所以改说汉语。
对方也改说汉语:“什么票?”
“粮票。”
那人眼睛一亮,说声“跟我来”,转身往人群外走。康健紧紧尾随,眼睛往后一扫,所里的两名下属脚步也往这边移动。那人走到市场旁边的一个垃圾箱旁边,停了下来,康健也到了,驻步在他对面。
那人刚从怀里掏出粮票,就被康健倏地一把夺在手里,喝声“带走”,两名工商干部已经一左一右站在对方旁边。票贩子大惊,眼里闪过一道凶光,把手伸向腰问欲拔那把蒙古短腰刀。他的手刚握住刀柄,手腕已被一个工商干部紧紧攥住了,耳畔响起一句蒙古族话:“不准动!”
经搜身,在票贩子身上抄得全国粮票300公斤、现金若干和一张县政府招待所的住宿证。康健派两名干部去招待所检查行李,竟搜出崭新的全国粮票1000公斤,全是伍市斤票面的。
康健大大吃惊:“一条大鱼啊!”工商所建立以来,抓获的粮票贩子从未有过一次倒贩1000公斤的,这家伙一下子把纪录刷新了10倍以上!
工商所池塘太浅,盛不下这样的大鱼。康健一个电话打到县公安局,马上开来一辆吉普车,连人带票押了过去。
县公安局也未审理过这等巨额的投机倒把案,非正式审讯般地讯问了几句,县公安局决定一面审理案子,一面把粮票送省鉴定。
案犯供称这些粮票在几天前从一个蒙古族猎人那里以每公斤0.50元的低价收购来的,对方姓名、住址等均不知晓,公安局遂组织精干刑警,一连数天去案犯所供的那个小镇守伏,但始终未见那个蒙古族猎人。
再说去省城哈尔滨的二位(一是县公安局的侦查员,一是县粮食局干部),一到哈尔滨便把粮票送往黑龙江省粮食厅鉴定。粮食厅方面听说有这么个票贩子,也感到吃惊,同时也觉得鉴定责任重大,由于省厅也缺乏鉴定条件,手是给杜尔伯特县方面出具了介绍信,让他们去北京请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鉴定。那二位发电报请示杜尔伯特县公安局获准后,登上了去首都的火车。
粮食部十分重视黑龙江的这件案子,破例连夜组织专家进行鉴定。首先鉴定这些全国粮票的真假,经和资料档案库内的同版样张在纸质、印刷、图案、颜色等方面比较鉴别,得出结论:这是真粮票。
其次鉴定这些粮票是发往哪个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的。这里面的区别点在于纸张成分,印全国粮票的纸张是由定点造纸厂特制的,事先按发往不同省份的数量在纸浆中添加一种特殊化学物质,鉴定时只要将送检品剪下一角,溶解成纸浆,以仪器检测这种化学物质的比例后,就可以知道这是发往哪个省份的“货”了。当然,这种化学物质的名称、添加比例数等,都是属于国家机密,整个粮食部也只有极少几个人知晓。
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:送检品是发往内蒙古自治区的全国粮票中的一部分。(待续)